追鄉
台灣藝術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本片紀錄了一位新住民女性在台灣奮鬥的故事,主角清珠十八歲就從印尼嫁來台灣,如同許多外配一樣都有著溝通及文化的適應問題。清珠每天無止盡的付出勞力工作,但內心其實渴望著能夠跳出這個框框,找尋更大的舞台。但是夫家反對,讓她打消念頭,直到一次與夫家的巨大衝突之後,才換來得來不易的自由空間。正當清珠努力的開始學習新生活之時,一件突如其來的衝擊又令她面臨崩潰……
朱俊宇 蘇冠宇
愛無名
東方設計學院 影視藝術系
人,因為宗教信仰的告誡而遵守,對神的恭敬而崇拜、祈求,盲目的追隨一切,卻忽略了人與人之間最單純的愛。愛 無名,意謂著愛,沒有名字,沒有任何框架。它包含了,喜悅 分享 奉獻…等等。阿鋒仔,雕刻師傅,他至始至終對自己的工作與信仰非常的虔誠。妻子阿美姊是廟宇裡的志工也是虔誠的信徒,抱持著好心有好報的心態來透過捐錢的方式,一心只求家庭安康。阿美姊相當關心兒子賢恩,但賢恩性格叛逆,從小至今仍不接受媽媽的家庭觀念。到了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嚴重地影響了阿鋒仔一家,家庭失去原有的和諧,阿美姊希望阿鋒仔能放下對作品的堅持,兩人價值觀的不合而起衝突。賢恩在外結識了一些廟會的朋友,賢恩認為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心靈寄託,參加暴力討債團體。在一次衝突中,賢恩正選擇離開討債團體時,賢恩受重傷導致生命危險,夫妻兩為了照顧兒子,投入許多時間跟精神來照顧兒子賢恩,最單純的生活漸漸的彌補了阿鋒仔一家過去的傷痛,而這家人不知不覺的找到了家庭最原本的愛
編導 姜宏仁
製片 張謦讌
攝影 黃俊峰
燈光 王星驊
聲音 陳俊翰
剪輯 賴宥廷
美術 楊清棋
青春有錢沒錢
高鳳數位內容學院 數位影音設計系
揮霍青春的大山、家庭經濟壓力無法完成興趣的小恩以及賺錢只為女友自己卻背負就學貸款的阿翔,突然出現的許傑提議來場賭注,不用賭本但要以最重要的東西下注,生命、呼吸及青春,誰能保住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導演 謝智鈞
製片 郭珀華
編劇 謝智鈞、陳春敏
攝影 吳振煌、林佳蓉
燈光 郭珀華、施姵瑋
後期特效 謝智鈞、吳振煌
剪輯/音效 謝智鈞
現場收音 林靖敏
配樂 林家葳
黑˙誘惑
高苑科技大學 資訊傳播學系
記者劉俊宇在上班路上撿到犯人身上掉出來的筆,卻意外捲入一場收賄案件中。他發現筆中內容和報社登的獨家新聞『警察收賄』有關,決定向相關單位查證,卻處處碰壁。他是否能解開整件收賄案件背後的陰謀?
導演 莊惠凌
副導 施妙佳
製片 王昭琳
攝影 周克信
場記 郭麗玉
美術服裝 杜宜靜
燈光 劉章德
成音 李錡
午宴時光
東方設計學院 影視藝術系
一個喜歡做料理的男孩育誠,夢想是給母親一個安逸的生活,每天做著好吃的料理給母親享用,然而在他的感情世界裡出現了一男一女,佳琪、錫恩。佳琪個性強硬,像個大男孩一般,但卻偷偷的暗戀著育誠,而育誠卻沒把她當女孩子一般看待。錫恩,活潑外向的他,與育誠情同手足,在這樣的感情裡微妙的發生了某些化學變化,三個人餐桌上曖昧的氛圍圍繞著彼此,有忌妒也有無奈,就在此時,母親在工作上遭遇到客人的騷擾,一番拉扯之下,母親受到對方的毆打,佳琪剛好路過適時幫母親解圍送至醫院,但母親一直隱藏的病情卻在這時候曝光……………..
導演 陳俊宇
製片 林沛褕
攝影 王松賢
錄音 羅珮瑜
燈光 張鈞傑
美術 趙宸熙
美術 陳玟茜
Floating 飄
致理技術學院 多媒體設計系
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塑膠袋上,一個與你我日常密切相關但卻不會被特別注意的存在。 而與此有關的環保議題一直以來也是人們不斷爭論的話題,今次希望藉著塑膠袋視角的表現,從這一段旅程之中能讓觀者意識到現在地球的環保問題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組長 陳靜
組員 林念儀
組員 林恬羽
組員 顧育瑋
紋人墨客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紋人墨客是探討刺青客紋身背後的故事「我們在皮膚上,刻的不只是圖騰,更包含我們獨一無二的記憶」在刺青家庭成長,紋身對於陳欣慧(18歲)而言是生活當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將來也決定要繼承父親陳世勇的紋身手藝。在她18歲的時候在身上紋上第一個紋身,代表著她成年,也表示他要繼承家業的決心。張敬崴(32歲),身上幾乎佈滿紋身。一開始紋身是要記念他離開軍職,接著因為結婚生子邁向新的人生階段,繼續用紋身來記憶他的人生,這些紋身見證了他人生蛻變過程。
組長
潘姿穎
組員
林怡萍
楊琇荏
康 勻
廖雅婷
刺畫師
玄奘大學 廣播與電視新聞學系
一般人對於刺青大多存在著負面的觀感,同理,對於刺青師,多數人也都認為這不算是個正當的工作。許多刺青師背負著大眾的異樣眼光,辛苦奮鬥多年,盼能獲得別人的認同。因此他們必須具備所謂的信念與堅持,才有辦法能夠勝任刺青師這份工作。 隨著社會的多元化,紋身的藝術本質逐漸浮現,紋身的客戶型態有些許的變化。現在的刺青客較多是自主意識較強的前衛人士,如文化工作者、搖滾樂團成員、為了紀念某事物而紋身。反映大眾逐漸肯定紋身藝術的正面意義。這些刺青客對於刺青看法的轉變,顯示刺青師對自身在社會的存在,有了更多自信。 以台北彫方刺青 方淳生師傅為主軸,延伸方師傅的徒弟:刺青師小毛與小萍。三個跨世代的師徒,分享他們投入刺青工作的經歷及刺青對他們的意義。
團隊名:Made in Taiwan影像製作團隊,本團隊由四人(黃亞婷、謝智鈞、劉羽寧、余育瑄)組成。Made與「媒體的」諧音,in taiwan代表在地生活的人情故事。我們是四個新聞系的學生,雖然沒有高超的影像傳達技術,但希望我們拍出來的作品能富有滿滿人情味,願在台灣每一吋土地辛苦耕耘的人、奮鬥的故事能被發掘,藉由媒體傳播讓更多人看見。
腳本編著公關 劉羽寧
腳本編著 余育瑄
剪輯 黃亞婷
攝影 謝智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