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科技大學
學校簡介
朝陽科技大學
民國77年成立籌備處,83年開始招生。命名「朝陽」,象徵「朝向陽光,卓立昂揚」,豎立「勤學、敦品、力行」為校訓,期許學生,積極進取、奮發有為。然而,「大學要培養專業知識及技能很簡單,但要教出有禮貌,關心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學生,則需花更多心思。」本校重視學生品德養成,同時打造一個友善又能精深專業的優質學園,讓朝陽人在這裡茁壯、成長,成為備受業界、社會歡迎的專業人才。
系所簡介
建築系室內設計組
朝陽建築系成立於民國83(1994)年,至今為中部地區唯一具備學士、碩士、博士完整高等技職教育之建築系。創系之初招收日間部四年制及二年制各一班。其中二年制於民國96年停招,次年(民國97年) 協助設計學院成立室內設計學位學程,101學年度報教育部,室內設計學位學程整併至建築系,建築系自此成立 「建築組」 與 「室內設計組」 兩大組。
【畢業展主題】逆光乍現
作品
作品簡介
【逆光乍現】
突破多少的困難 經過多少的累積 勇敢逆光 綻放未來的每分每秒
【空間設計類】外迎交織
作品
作品簡介
自1990年來台灣跨國婚姻人數越來越多,為台灣所孕育出的新台灣之子相對的面臨到了進入學校這個小型社會圈裡學習與人相處之道。 然而在這個看似擁有多元文化包容力的國家裡,文化走向卻是文化同化論。事實上我們從未去了解他們身上所流的另一半血裡的文化涵義。大部分的新住民有意願工作分擔家計但常因為語言、身分、學歷只能在家帶小孩,生命經驗的不同、生活適應造成孩子的識字教育及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孩子常常因為語言學習困難衍生學校學習信心,因發音或咬字不正確無法融入同儕之間。然而一位溪湖的退休教師和他的兄弟發現了台灣小學的新社會型態,儘管不再從事教育工作但對溪湖地方教育的熱誠是永不熄滅的。他希望能為新台灣之子盡一份心力所以捐出了一棟他位於溪湖國小附近於日治時期所建造建築物。本案將改造成一個屬於新台灣之子和台灣小孩的一個互動式的圖書空間在空間裡不僅學習說話及如何與台灣小孩相處,也讓還不太會說中文的媽媽在此學習及交換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並且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文化而非只是同化。建築物內部將會由溪湖區婦幼福利服務中心做管理並且邀請一些在台灣適應良好的媽媽在這裡教育我們的小朋友及媽媽。在此基地附近有中華電信營業大樓所以一樓內部設置咖啡廳讓前來辦公的人有個休憩的地方,服務方面讓還未學會中文的新住民在此賣餐點一方面學習中文一方面適應台灣的工作環境,將這地方擁有自給自足的能力。本次操作藉由空間的型式的重新定義讓圖書館不再只是讀書的場所,藉由遊戲空間和讀書空間的穿插,在此空間達到讓新住民之子了解身上另一半血統的故事及歷史,藉由空間相互交錯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交流。

巫怡萱
【空間設計類】星.宿
作品
作品簡介
重新規劃雲林古坑鄉草嶺村的石壁飯店,並結合「交通便利」、「人潮」、「觀星手法」、「故事意象」、「住宿」等功能的符合是飯店,從"觀星"做為發想,由活動發展,建立出擁有獨特魅力的休閒旅店,配合當地的活動特色,創造出能令人留戀的休閒空間,並將當地老舊的飯店賦予新的生命,藉此發掘出雲林的魅力。將「觀星」與山區住宿結合,提供住宿房間與觀測台,除了能在戶外的天象觀測活動,亦能在房間內透過大面玻璃窗觀星。而觀星房以外之住宿房間,經星座傳說故事做意象轉換,呈現不同的主題是房間。外觀部分將星星比喻為「空中的鑽石」,結合原有建築物之外觀凹凸面,利用玻璃與大面開窗,呈現「鑽石切割面」之視覺效果,且增加第三層樓及特殊的觀星房間,並開放頂樓作為半戶外活動區,提供觀星的即時討論與休息,並配合古坑當地特產-咖啡、茶,於頂樓戶外活動區做供應享用。

朱瑋君
【空間設計類】小聚.場
作品
作品簡介
嘗試讓【人與人】與【自然】和【城市】在此聚會的空間〔樹〕為人類造就了無數的回憶,為生活添注了生氣不管時間多久週邊環境變化如何,都由這些樹串起來週邊的環境,如果沒有這些樹,場域就少了重心週邊的流行文化都隨時間改變,可是當擁有空間的核心時,人們的文化就會在此扎根再隨時間推演、環境改變,但中心場域文化不會變,因此試著用植物當場域核心影響環境,是文化被記憶的關鍵可能會問說,為什麼要種樹?以及如何產生文化記憶?簡單說因為樹是使空間有再地性,不只是自然文化、藝術生根而是讓這地方開始擁有了人與植物可能發生的生活,因此未來多年環境事物改變,而西門町仍就有不同時間所產生的文化記憶,假設未來10年後,50年後,再回來這裡,在同樣地方,大人、小孩講述著不同的故事!這就是文化的記憶!因此要【創造一個可以讓人能和樹和諧相處】的地方!使【文化、歷史、藝術、生活植入環境,讓自然在此扎根】是這一次所討論研究的議題基地位於西門町。依現有環境特色發展,塑造更多意藝文、人文表演與自然空間,提供更多表演者與觀看者互動空間,也嘗試透過植物增加更多人群群聚效果,並增加原本西門短暫停留休息座位,也透過街道傢俱設計增進兩旁商店的串聯,試著嘗試【用植物吸引人群群聚、樹下人文空間、提出新的街道傢俱改善街道氛圍】是這一次街道設計的重要考量。

易維信
【空間設計類】藝種態渡
作品
作品簡介
由於八卦山下是個多功能的活動聚集地,例如彰化藝術館、彰化縣文化局、彰化圖書館、青年中心、武德殿、孝烈祠…等。但是卻忽略了八卦山上豐富的自然生態,例如動物灰面鷲、紅紋鳳蝶、赤腹松鼠、獨角仙,植物台灣欒樹、香楠、相思樹、血桐…等。而在地人已經忘記了這邊的美,外地人也不知道這邊的美。並且附近沒有很具體融合人文、生態的場域。利用基地將山下山上有穿透性建築室內不同的高低差造成不同高程延續山勢綿延縱向多變的樓板人體工學橫向中介穿透性空間加入植物,讓空間多了生態體驗。設計手法 / 六角形讓空間形成介面縱向多變的樓板人體工學橫向中介穿透性主建築物一樓/入口、輕食區、影音區、廁所二樓/工作室、休憩(親子互動區)、生態展區三樓/生態人文教室、生態觀察教室、半戶外區、作品展示四樓/休憩、觀星階梯次建築物一樓/長期展覽、員工辦公區二樓/主管辦公區

鍾韶紜
【空間設計類】影響力
作品
作品簡介
在科技發達的這個時代,人與人的互動方式增加、也越顯方便。不斷推出的智慧型產品、不斷提昇的遠端互動技術,就像擁有穿越時空的本領,讓即使身處異地的我們,也能夠毫無阻礙的分享、傳遞生活中所發生及感受到的一切。正因為這個時代的方便,我們的互動與行為才更容易受困於所謂的方便。在群體的互動裡,我們容易陷在自己的世界裡,享受著透過科技與其他人互動的方便,間接忽略了群體互動中真實的接觸。人與人之間看似沒有了距離,但所謂接觸與互動的定義卻逐漸模糊。因此,如何增加更多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如何製造更多人與人互動的機會,成為了這次的設計目標。基地位置選在台北西門町,一處擁有廣泛年齡層以及多樣活動的地方。從西門町過去的電影產業,到現在的電影街,電影院為此地帶來大量的商機,再加上電影一直擁有影響群眾的這項特性,因此將基地選在位於電影街的一棟閒置電影院。電影街後方雖有一處電影公園,但此地的人潮以及活動量卻不及西門町前段熱鬧,因此在基地上先置入旅店去增加人與人在此停留的時間,再利用以電影為出發的設計手法,去增加人與人更多真實互動的機會、延長此基地的使用、活動時間。

陳宥諺
【空間設計類】Dreams Come True
作品
作品簡介
 在過去封建時代的社會中,子女無法徵求自由戀愛,若父母不同意此段愛情,慎能處以死刑,莎士比亞的愛情喜劇『仲夏夜之夢』中,女主角因不滿父親的決定,而和男主角私奔,夜裡朦朧、夢幻,讓人迷失方向,愛情也誤會造成一段錯愛,但最終每個人仍找回屬於自己的真愛。『仲夏夜之夢』故事中,人們穿梭於城市與森林之間,公爵的城堡、迷濛的森林、城市內的景色做轉換,將流動的水、漂流的風等自然元素融入室內設計,空間採北歐式風格,大面白色牆及羅馬柱製造室內空間效果,多處室內挑空引進自然光線,讓每層皆有互相呼應的效果,採用大面黑鏡、玻璃反射等材質擴張空間視覺感官,以及利用燈光效果設計,製造微光閃爍,仲夏夜晚時刻,森林中的美好情境。
黃鈺淇
【空間設計類】童樂
作品
作品簡介
兒童不是小一號的大人因此在為兒童規劃空間時,應該考量其認知、發展與行為上的特質設計出「量身訂做」的閱讀、玩樂與學習空間。讓小孩透過玩樂中,能學習到知識,結交朋友,拉近親子關係。將舊建築物再利用,以彰化市中山國小中的學生活動中心做為基地將1F保留原本的幼兒園2樓改為公共區域-繪本館整體以曲線.圓弧與斜線.不規則的型狀最為對比 故事以一個孩子的冒險故事做為敘述 ,穿越神祕感的森林-隨著路徑爬升來道樹的頂端-熱氣球(環遊世界80天的意像)-另一座森林內有象徵保護小孩的夢想的衛兵-大型積木/藏寶格-扭曲/瘋狂的房間- 古老城堡能搬動變形的地板 -迷宮意象的廁所建築物外觀保留原本的斜線部分並將其部分向外延伸做為樓梯,再將另一座樓梯往外移做為戶外樓梯,藉此使內部空間變大。
劉可晴
【空間設計類】歇腳.停
作品
作品簡介
當自行車的使用性質漸由交通工具轉變成休閒工具時,為了鼓勵與吸引更多民眾參與自行車相關活動,遊客服務中心的需求性上升,以能更適切的提供自行車相關服務為原則,提供在地化且符合當地環境特色的服務中心。 以服務性質為區分,將服務中心分為三部份,分別是自行車服務區、一般服務區、以及餐飲服務區;建築型態是由自行車車體簡化而來,將車輪結構意象延伸到屋簷桁架,作為三大空間的連結媒介,而於地面的陰影為延續自行車旅遊經驗的設計手法,相較於其他種類交通工具,自行車較為輕巧,因此,在建築外觀以玻璃為主建材,使建築物看起來輕盈、具穿透性,將週遭綠蔭環繞的基地特色引入室內,作為天然的室內景觀。 自行車服務區提供自行車相關服務,除了對人的租借服務外,更加入對自行車的服務內容,包括:維修、展示與販售;一般服務區則供應茶水與洗手間服務,且為了確切解決車友們的需求,設有盥洗室,讓旅遊過程更完善;餐飲服務區則供應休息的場所,分別設有室內外用餐區及內用與外帶的動線服務,讓遊客更快速、貼心解決用餐問題,而用餐空間因為建築物的穿透性,塑造如同在大自然用餐的愜意感;運用建築物樓層高差的性質,在餐廳區下方設計成自行車停車場,利用地面LED燈作停車動線引導,讓停車區有規劃性,也提升了旅遊品質,停車區周圍設置了座椅,自然的形成車手之間的交流場域。夜晚,玻璃圍塑的自行車服務中心亮起燈來,儼然成為當地具指標性的服務新據點。
何青芳
【空間設計類】新生福林
作品
作品簡介
本專題設計為採提出一種展現眷村空間街道巷弄文化及眷村人生活頻率的新概念,並設置為背包客旅店。跳脫以往對於舊建物保留只是原封不動的保存建築物,將空間原始本質展現於世人面前。1.入口空間 將基地分析出的處要道路交叉口設為入口空間,將管理空間設為此,配合改變地面材質做延伸至中心區域的引導。2.住宿空間 依照原始建築樣貌做為獨立空間或合併空間,也區分為三個主要住宿區域。在此區域中能夠看到概念提到的展現生活頻率部分,歸納出早期眷村居民們在街道巷弄中常聚集交流的點,做為頻率依據增設架構,再沿著架構座落室內及街道家具。人自然而然就會圍繞在家具周圍活動,而眷村空間的生活頻率也因此顯現出來。透過頻率架構的手法,讓人在門口產生頓點,只要有停留就友增加交流的機會。3.商業交流空間 商業交流部分的樣貌與住宿區截然不同,為呼應居民與樹的關連,家具採擴散的手法在樹下,也增設平台提供街頭藝人在巷弄間表演。
杜昀澐
【空間設計類】泰雅部落記憶更新
作品
作品簡介
探討泰雅族部落文化發展,擷取部落族人共同記憶,將傳統家屋與泰雅族編織結合,發展出新建的民宿,並將族人營火聚會、以火取暖之”火”融入每個空間,以其來表達出泰雅從以前至今的生活習性及族的個性。除了探討泰雅族及發展之外,從族人日常習性中發掘它的用意,並轉換至空間,營造遊客、民眾、族人互動之空間,讓外界能夠透過空間、互動來了解泰雅族文化。
田子漩
【空間設計類】記憶
作品
作品簡介
通常在我們人往生後,我們都會將遺骨放在靈骨塔,而那就是我們對往生者最後的『有形』記憶,我們不會常常去,甚至是特定節日才去看你的親人,更顯得有距離感。那些往生者所留下來的遺物,我們通常就只會收藏起來不再看它,不管是有形的物體還是無形的話語、相處時光….但是可曾否想過,那些東西或許比去每年靈骨塔追思往生者更有意義,『它』是你和他共有的記憶,你會因為看到『它』而產生對那個人更多更深的回憶,就如同那個人依然和我們在一起。想將這些對往生著的『記憶』以展示櫥窗的手法去表現,就像走在記憶的走廊,透過看某個人所遺留的物品、書信紙張、畫作、照片…去回憶某個人的故事,或是回憶與已故的人曾經相處過的光陰。這是與以往的『靈骨塔』型式很不一樣的,與傳統的追思空間呈現對比感,不但不會有那麼多的禁忌,也不再讓人感到這麼有恐懼感,可以是以比較輕鬆愉悅的心情來,像看一場藝術展覽般。
江姿誼
【空間設計類】鹿港傳統街屋民宿
作品
作品簡介
每個地方經過時間的累積都會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隨著資訊傳遞迅速,其地方的差異性也逐漸消逝,藉由畢業設計,重新思考自己家鄉的記憶,將逐漸消失的生活型態回溯到設計之中。
王俊欽
【空間設計類】新天新地
作品
作品簡介
教會- 並不僅指外在的建築,而是指基督徒的共同體,所以教會裡沒有人運作就只是一座 -教堂世界上有很多樣式的教堂,但很多都成為景點與背景,恢復原本設立教會的意義,也抓住人群留在教會中,讓人們有機會領受上帝留給世人最珍貴的禮物。所以結合LIVE HOUSE的空間形成-當代福音音樂廣場,是一個擁有高品質且多元化、國際性的展演空間此外空間內不僅有舞台,也有福音影音圖書館、福音唱片銷售區、各樣福音禮品區、吧檯、辦公空間、專業PA系統室等。這些多元的空間將提供人們以下的機能:1.表演-提供表演者擁有一個完善的舞台2.場地-提供各樣的福音佈道會有專業的場地使用3.教育-提供分享音樂恩賜喜樂的一個交流教學場域4.知識-提供各類福音資訊,使新進人員真實的了解真理5.休閒-提供在學青年、社會青年有個放鬆身心靈的去處6.販售-提供餐飲、咖啡及各類福音商品
黃瑞堂
【空間設計類】被遺忘的磯崎
作品
作品簡介
磯崎國小本名 新社國小 磯崎分校 位於花蓮豐濱鄉台11線 37.5公里處學校位於海旁邊,曾經是全台灣離海最近的小學,早期也是原住民的天然曬鹽場,不過已於2000年8月廢校。2011年因當地發生規模七級地震,已拆除大部分校舍,僅保留少數幾棟校舍。廢棄的小學, 留下老舊的舊築物,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被我們所利用,而不應該因為廢校的緣故而將它閒置在那。小學的回憶不應該隨著廢校的關係而消逝,因此嘗試著將小學的美好的回憶、當地獨有的文化紋理試著去重現, 而讓原本不屬於這塊土地的水泥建物隨著時間慢慢崩解回歸自然, 讓教育的意義得以延續, 也創造出新的空間劇本。
曾致豪
【空間設計類】Up and Coming
作品
作品簡介
台中榮町,日據時期,以布行起家,成功路上目前還存有十幾家布莊,為目前台中市的布街,擁有各種製作服裝的材料行、飾品行。結合台灣設計師精品商店、秀場、個人服裝工作室。
劉安庭
【空間設計類】In Inn
作品
作品簡介
經濟於90年起代逐漸停滯,甚至有泡沫化的現象,使得台中以中區為中心算起,約有十家百貨業紛紛歇業,也使得原本熱鬧且繁華的中區瞬間顯得蕭條...而永琦百貨就是其一我們嘗試著將舊有空間場域再利用。在舊有環境限制[永琦百貨]與新的生活體[設計、旅行]需求下,體現更多設計的無限可能。琦。永琦百貨大樓故事中,發現“永琦”兩自在說明『永遠的美譽』。“琦”字釋義:『美好高尚的行為,珍貴的財物雨布凡是俗的意思。
陳韋誌
【空間設計類】幸福進行式
作品
作品簡介
情人間從相識、交往熱戀到走入婚姻生活,一起渡過許多節日,到過許多地方,創造動人的愛情故事。婚紗攝影工作室不再只是提供幸福的現象與表徵,而是能創造幸福,在這空間裡享受關係的演變過程,使情人間找回最初的感動,及擁有共同的夢想。希望在這空間裡讓每對情人都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故事。不是只有拍婚紗時才能去婚紗攝影店,婚紗攝影店也是約會空間,婚紗攝影的過程是能被熟悉的,不只有婚紗攝影影像被關注,拍攝的過程是能被參觀的。*結合婚紗攝影工作室與巧克力專賣店的複合式消費空間*藉由此設計,讓每對情人有專屬的約會空間*提供情人"回憶"與"創造"幸福感的空間*以情人間的約會行為,創造空間型態與項目業主設定:棉花田愛戀個性婚紗基地設定:台中市中區台灣大道一段386號(老舊連棟街屋)
葉旼臻
【空間設計類】新原宿.舊賣絡
作品
作品簡介
對於轉型後的柑仔店,留下的不再是現有的樣貌,取而代之的是人與人世代之間長期互動所建立的熟識感與信任感,更是凝聚社區意識的連結脈絡,並以此代表其在地角色的社會功能,人情味依然可以透過另一個形式承續下去;而對於柑仔店外在的形象,貨品的陳設架構產生與空間形式上的對話,新的空間模式語言連結著柑仔店的外貌與其精神,承續的問題透過填入新的元素讓空間與巷道間產生互動,而空間的滯留拉長了人與空間上的互動,新的原宿產生,而空間締造出柑仔店轉型後的賣絡。
陳盈瑜
【空間設計類】森域
作品
作品簡介
由氛圍情境表現法發展路線組合為觀景/景觀的賽車場域,利用賽道路徑帶情境機能,結合地景設計為森林賽車場域。
洪庭鈺
【空間設計類】東西交劉
作品
作品簡介
古厝與歷史建築,是台灣地方變遷與發展的歷史產物,一棟地方古厝,經歷一個地方的開拓史,它所遺留下的文化,必須被尊重與重視,並再次延續下去。基地本身是歷史悠久的建物,不單有東方文化的四合院建築(1870年建造),也有西方文化的洋樓(1910年建造),同時具有兩種文化特色,對柳營來說是件重要的文化產物之一目前四合院有地方祭祀公業在管理,但是洋樓卻是閒置、不開放,雜草叢生、屋牆受損,逐漸沒落。過去具有影響力的地方建築,所擁有的文化風貌,不該讓它成為過去,保留過去歷史產物探討現今文化脈絡,使這塊土地再次開始活絡、延續下去,同時具有東、西文化特色,兩者之間的聯繫,將成為過去、現在、未來,歷史文化延續的可能性。置入三個方向:社區性發展-以當地居民使用為主,加入人文活動,提供一個半戶外演藝廣場,讓當地居民來到這聚集、觀賞,先有區域性的發展,產生社區共識。植入主題性-過去洋樓是劉啟祥的個人畫室,希望當時的美術風氣能延續至今,將以繪畫為主題,成為當地居民的活動軸心。異文化結合-兩個中、西歷史文化建築的融合,讓人在空間裡體驗當時的歷史人文以及不同時代之間的轉換,吸引外地遊客前來,感受當地的文化產物。
許祐嘉
【空間設計類】捷奏
作品
作品簡介
捷運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在某種層次上,它可以是一個城市文明的象徵凝結城市的速度每一項交通工具的發明總會改變人們心裡面的距離感我們從來不知道街道路名你只需要告訴別人「我住在oo 捷運站」點對點,面與面空間被捷運線分割而後形成記憶的網網絡發展終將變成歷史的軌跡甚至在某些地方捷運站本身就是具有力與美的觀光景點 本研究將以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規定之重大交通範圍中以大眾捷運系統為對象,參考國內外大型公共建設專案之做法,調查國內搭乘捷運的旅客對捷運場站使用之意見、評估且分析其參與的狀況,檢視並研提民間參與相關法令及環境之改善建議,建立政府推動民間參與重大交通建設計畫時,為落實大眾捷運旅客使用之需求,有更良好的使用狀況。本設計案以機場捷運A9站為例, 樓梯不僅是連結上下樓層的裝置。上樓時,下樓時,或是仰望上方樓層時,人的視線會移動。如此一來,空間感看起來更具震撼力,或是更具狹隘壓迫感,或是更具開放感,於是樓梯賦予空間各式各樣的表情
游京樺
【空間設計類】水岸居-蚵田住宅
作品
作品簡介
蚵農工作地與住家之間往往有段距離,每天必須不辭勞累的往返;然而現在許多行業都有屬於個人的工作室,所以蚵農也可以擁有屬於自己工作室。 因為他們必須採集、儲藏牡蠣以及加工等步驟,這些行為就由工作室的賦予,使蚵農住宅有更多的可能性。建築物因為要有工作性及住家性,所以整體利用水上住宅的概念來發展;而在面對全球糧食危機上,則以農耕住宅做發展,兩個概念結合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活概念。
林吟樵
【空間設計類】Touch 4D
作品
作品簡介
歷史與建築的對話,時間與空間的交織,從一張紙、一件器物’、一棟建築與時間連串起來。彷彿可以回到過去、來到未來,時間不斷在空間竄流,再人為的將時間切割下,形成無數的切片。時間活躍於任何時空,將被遺忘的一層層連接。穀倉,台灣農業的歷史記憶,在這一世紀慢慢被遺忘。無論是器物、味道...甚至是感情,記憶迴盪在人們的心裡、在城市裡、在建築裡,漸漸的等待被挖掘。鐵路,曾連結無數人的記憶,不只是人,也是穀倉與稻穀間最親密的連結。穀倉與鐵路之間的契合,在都市裡慢慢沉默、無語。少了人們最親密的關懷…觸動,重啟了人、時間與空間三者的記憶,喚醒沉睡中的城市巨人,新的時代、舊的空間在此之間交織、活躍。時間在空間打破了沉默,竄流於空間內,於垂直於水平的空間中找到扭轉的契機。人、空間、時間,在記憶裡、在空間中、在人群裡,再次被觸動那最深刻的記憶。
林宜增
【空間設計類】鄉.憩
作品
作品簡介
此作品基地選於位在彰化縣的田尾鄉地方特色-全國第一座花卉批發市場花卉生產依目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切花、盆花、花壇苗、數木苗及種苗等五種型態-多樣繽紛的花卉品種-台灣花田傳奇-電照菊 可看到「燈海」美景,原因是秋、冬日照時間短,所以使用「電照」方式補日照。-自行車道 行經公路花園、園藝特定區、菊花專業區等花田設計緣起周末自行車運動假日騎單車運動越來越盛行,許多居住在都市的人們喜歡到郊外散步騎單車,放慢腳步欣賞風景,又能細細體會大自然的變化與放鬆紓解生活壓力;在鄉間漫遊,可增進親子互動,周遭的溪水 花田 自然,能形成共同的對話。設置中繼自行車休憩站讓遊客能夠中途休憩,放慢腳步認識當地文化設計概念孳生於花田中,像是掀起了地表;引進大量光線與水幕相呼應地表層為公園概念,欣賞田尾特色,休憩場所;地表下為具教育 社區活動 休憩場所,供當地居民與遊客作交流
陳韋伶
【空間設計類】聚合厝
作品
作品簡介
多年的老古厝,因為隨著人口增加,已快容納不下現有的人員,又希望保留舊有建築,增加新的空間。在新增建的建築中帶入舊有建築空間的使用形式,在舊空間賦予新的使用方式。讓長輩享受現代空間,讓年輕人體驗舊有空間使用形式。
葉姿宜
【空間設計類】爭氣老伙車
作品
作品簡介
 概念從”老人的價值”開始延伸,人經過時間的歷練累積了生活經驗,最後往往卻被擱置在社會上,老年人不該是被社會擱置!而是一種珍貴的文化資產!”耆老”在親身經歷過事件之後,保留了當時的記憶,成為傳承的媒介,這就是老人的價值!  而蒸汽火車這項被社會淘汰的交通工具也是如此,把老伙車的價值定位成”耆老”它就不應該只是擱置在火車園區,我們該給予它的不只是保存還要尊重!而老火車再修復期間也積極的展現自己還富有生命力的表現,更是令人感到無比的感動!  選擇在園區內的客車庫作為改造,空間內容分為五大區塊,入口、零件展示區、紀念品區、耆老說故事區、咖啡廳,其中的紀念品區結合了月台,可以近距離觀賞蒸汽火車運行時的姿態!而入口設置了一台已經被政府報廢而未進行維修的火車頭作為序幕,最後則以神氣而充滿生命力正在運行中的火車頭相呼應,在觀賞的內心產生更大的衝擊與印象
黃品樺
【空間設計類】瑜樂
作品
作品簡介
許多人在繁忙中的生活中,又累積負面能量活在台中都市叢林裡,很難找到能紓解身心靈的地方。藉由古印度瑜珈原大自然的姿態,做為身心靈上的延展感受大自然給的寧靜放空自己、讓時間停止、感受身心就像是瑜珈對生命的深層意義,既細膩又靈敏。
徐麗婷
【空間設計類】The New Generation of New Plant
作品
作品簡介
在全球化快速蔓延的年代,各國企業快速的竄起,衝擊我國傳統企業與上一世代的產業,面臨到轉型的課題來對應這日新月異的資訊化時代,資源配置方式的整體性轉變,是企業重新塑造競爭優勢、提升社會價值,達到新的企業形態的過程。 “轉型”大師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蘭(Larry Bossidy & Ram Charan)曾言,“現在,到了我們徹底改變企業思維的時候了,要麼轉型,要麼破產”。制度的改變與策略,影響的層面可以讓一個倒閉的企業復甦,同時經營策略的改變,相對的對應的空間需求量與性質也會有所不同,在制度與組織的限制與種種條件下,創造適當且舒適的空間,讓效果與其相輔相成,這將是首要的設計目標。
邱偉嘉
【空間設計類】RE.new
作品
作品簡介
交流 × 學習
隨著社會變遷,新移民在台人數逐年增加,她們要積極重新適應一個孑然不同的社會文化,以及不同民情風情、語言、文化等社會環境,需要透過新學習和舊文化的交流解決困難。在新移民加入社區婦幼中心後,在新舊方面對於婦女及幼兒的需求,而產生空間性質,同時也提供社區民眾一個團體互動的機會。透過空間整修計畫,讓原本不是考慮到婦幼使用的社區中心,經過整修後,在使用上更加安全、便利,同時在婦女的空間裡,加入小孩使用的區域,讓婦女安心諮詢。增加空間的開放性可讓大家使用,即使有各個單位也互相產生空間流通,讓視覺或是行為上有些連結,在空間組織上產生重疊、交集,再透過學習、交流,會讓婦女、小孩、父親的親子相處方式,產生許多互動的可能。
陳少芸
【空間設計類】老眷村新生活
作品
作品簡介
本專題設計為採提出一種展現眷村空間街道巷弄文化及眷村人生活頻率的新概念,並設置為背包客旅店。跳脫以往對於舊建物保留只是原封不動的保存建築物,將空間原始本質展現於世人面前。1.入口空間 將基地分析出的處要道路交叉口設為入口空間,將管理空間設為此,配合改變地面材質做延伸至中心區域的引導。2.住宿空間 依照原始建築樣貌做為獨立空間或合併空間,也區分為三個主要住宿區域。在此區域中能夠看到概念提到的展現生活頻率部分,歸納出早期眷村居民們在街道巷弄中常聚集交流的點,做為頻率依據增設架構,再沿著架構座落室內及街道家具。人自然而然就會圍繞在家具周圍活動,而眷村空間的生活頻率也因此顯現出來。透過頻率架構的手法,讓人在門口產生頓點,只要有停留就友增加交流的機會。3.商業交流空間 商業交流部分的樣貌與住宿區截然不同,為呼應居民與樹的關連,家具採擴散的手法在樹下,也增設平台提供街頭藝人在巷弄間表演。
杜昀澐

華人大學院校 數位聯合畢業展
歷屆大學生最精華的畢業碩果,
匯集藝術、電影、數位影音、視覺、企劃行銷設計,
鏈結兩岸華人青年文化的新趨勢!

在這裡,每件作品都可能被人傳頌、讚嘆、賞析,
將青年學子幹強葉茂的豐姿推上世界地極!

主辦
單位

協辦
單位

媒體
協辦

媒體及播出
平台支持

銀河互動網路集團  |   銀河網路電台  |   iCD 銀河愛音樂  |   iTRY 試用情報王

版權所有請尊重智慧產權 本公司法律顧問鼎岳律師事務所
Copyright © iWant-in.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